空字根的性质是什么?(这是虚部)
Author
生成
海报
公众号名称

公众号描述

关注
空字根的性质是什么?(这是虚部)
08-25

编者按: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和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宝库,也是一座迷宫。它不仅凝结着古代建筑精湛的建筑技艺和卓越的建筑智慧,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思想。

2007年9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在太和殿大修结束前,举行了隆重的宝匣迎龙口(合龙)仪式。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宣读了关于太和殿修缮经过的《太和殿修缮工程纪事》,随后,该《太和殿修缮工程纪事》与其他镇物由工作人员分别装入黄色锦囊袋中,并一同放入宝匣中。封装好的宝匣则被放置在屋顶龙口位置,并用预先备好的扣脊瓦和泥砌好。2018年9月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登上养心殿正脊,将其中的宝匣取下,以示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施工正式启动。

那么,这些宝匣究竟是什么,为何要将其放置在屋顶龙口位置?拿下它又有什么特殊意义?紫禁城内的古建筑屋顶,又放置有多少镇物?在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周乾所著的《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思想研究》一书中,周乾从公众的视野角度解读了紫禁城镇物背后的营建文化与内涵,让我们得以知道其中的缘由。

以下内容节选自《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思想研究》,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思想研究》,周乾著,故宫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作者丨周乾

摘编丨安也

紫禁城古建筑的宝匣内都有镇物

紫禁城古建筑在建造或修缮快完工时,会在建筑物内放置镇物——宝匣。有专家认为,皇家宫殿建筑屋顶放置宝匣,与民间传统建筑文化习俗密切相关。

中国民间盖房上梁时有悬挂上梁大吉字条、抛元宝、安放镇物等祈求平安的方式,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趋利避害的愿望。类似的,紫禁城古建筑中,在屋顶施工结束前,施工人员往往要郑重其事地在屋顶正脊中部预先留一个口子,称之为龙口。尔后会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由未婚男工人把一个含有镇物的盒子放入龙口内,再盖上扣脊瓦。该盒子被称为宝匣,而放置宝匣的过程称为合龙。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亦是帝王的象征。紫禁城是帝王议政及生活的场所,其建筑屋顶安放宝匣,并举行合龙仪式,充分体现了皇家建筑的重要性及帝王对宫殿建筑保持稳固长久的祈盼,同时也反映了古人祈求吉祥喜庆、国泰年丰的心理,并通过把这种愿望藏在建筑物屋顶中心的方式予以表达。

在历年的古建筑维修过程中,已逐步发现紫禁城内各建筑屋顶的宝匣。这些建筑主要包括: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东配殿、储秀宫后西配殿、储秀宫、储秀宫东配殿、丽景轩、翊坤宫东配殿、天穹宝殿、奉先殿、奉先殿后殿、西华门、永寿宫前殿、永寿宫后殿、太和门、协和门、慈宁门、慈宁宫、寿康宫、昭德门、大高玄殿、宝华殿、漱芳斋、养性门、体和殿、承乾宫、承乾宫后殿、毓庆宫、颐和轩、景祺阁、翊坤宫、平康室、坤宁宫西暖殿、坤宁宫东暖殿、贞度门等。

紫禁城部分古建筑屋顶上的宝匣。

宝匣有等级之分,质地各异,尺寸不一,从已发现的宝匣看,其质地大致有铜、锡、木三种。宝匣呈扁方形。铜宝匣制作较为精美,表面镀金,有的还刻龙凤双喜图案。锡质宝匣,有的表面彩绘龙纹,有的则无装饰。宝匣的尺寸大小不一,目前主要测定的宝匣尺寸(长×宽×高,单位:厘米)有:太和殿宝匣28.5×24.5×7,太和门宝匣42.2×18.6×5.8,昭德门宝匣30×25×8,贞度门宝匣28.4×21.4×5.9,平康室宝匣42.1×28.8×5.5等。

紫禁城部分古建筑屋顶上的宝匣。

紫禁城古建筑的宝匣内都有镇物。这些镇物一般包括五金五谷五色线药味等物品。五金多为金、银、铜、铁、锡;五谷多用稻、麦、粟、黍、豆;五色线为红、黄、蓝、白、黑色丝线各一缕;药味包括雄黄、川莲、人参、鹿茸、川芎、藏红花、半夏、知母、黄檗等。镇物还可包括珠宝、彩石、铜钱(多为24枚,上铸有天下太平四汉字,也有满汉文合璧的)、佛经、施工记录等。

清代档案《内务府来文:陵寝事务》第2945包内有关于万年吉地隆恩殿宝匣内实物的记载,即五金,金、银、铜、铁、锡各一锭;五石,五色宝石各一块;五色缎丁,蓝、绿、红、黄、白五色缎各一尺;五色线,蓝、绿、红、黄、白五色线各一两;五香,芸香、绛香、檀香、合香、沉香各三钱;五药,鹤虱、生地、木香、防风、党参各三钱;宝经,五页;五谷,高粱、粳米、白姜豆、麦子、红谷子各一撮。另据《太和殿记事》记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太和殿,宝匣内放五金,金、银、铜、铁、锡各一锭;金钱,八个,每个重一两七钱;五色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翠、碧玺、玉石各一块;经书,五卷(系忏咒);五色缎,五块;五色线,五缕;五香,红绛香、黄芸香、紫沉香、黑乳香、白檀香各三钱;五药,生地黄、木香、河子、人参、茯苓各三钱;五谷,高粱、黄米、粳米、麦、黄豆。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宝匣内发现的部分镇物照片。

镇物的安放仪式:龙口与合龙

龙口即放置宝匣时预留的空当(口子)。龙口位置一般位于屋顶正脊中部。所谓脊,就是沿屋面转折处或屋面与墙面、梁架相交处,用砖、灰、瓦等材料做成的砌筑物。脊兼有防水和装饰的作用。正脊,则是指沿着前后坡屋面相交线做成的脊。正脊往往沿桁檩方向,且在屋面最高处。古人用龙口来形容这个位置,充分反映了其重要地位。

宝匣内装有避邪用的镇物,而把宝匣放入龙口后,将空当顶部的瓦扣上,则被称为合龙。古人因建筑屋顶正脊形如龙,而合龙则表示龙口含镇物,认为这样即可保佑建筑消灾避难,长久稳固。此外,紫禁城内无论建筑级别高低,正脊龙口位置均会放置宝匣,工匠中亦有瓦匠不合空龙口的说法。古建筑维修时,将龙口中宝匣取出的过程称为请龙口。维修工程结束前,还需将宝匣归安龙口,称为合龙。讲究的工程在合龙时要敲锣打鼓,举行祭祀仪式,选童男(实为未婚的瓦作男性工人)将宝匣放回龙口,并砌上扣脊瓦。

故宫太和殿龙口

太和殿宝匣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修缮中被取下,一直存放在库房中。2007年9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在太和殿大修结束前,举行了隆重的宝匣迎龙口(合龙)仪式。此次回放太和殿的宝匣为铜质抽屉式,表面鎏金,刻有龙纹,并带有封装镇物用的销子。太和殿宝匣内的镇物包括金锞和五经、五色缎、五色线、五香、五药、五谷等物的残存部分。迎龙口仪式上,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宣读了关于太和殿修缮经过的《太和殿修缮工程纪事》。

太和殿宝匣合龙照片

随后,该《太和殿修缮工程纪事》与其他镇物由工作人员分别装入黄色锦囊袋中,并一同放入宝匣中。封装好的宝匣,由太和殿施工负责人郑重地交给预先选定的工人,再由工人登梯至屋顶龙口位置。其间由多名人员陪同前后,称之为护盒。太和殿宝匣回放入龙口后,工人将预先备好的扣脊瓦和泥砌好,即完成合龙仪式。

故宫太和殿宝匣的合龙仪式反映了故宫古建筑维修的理念,即不仅要保护古建筑本体,还要着力保护古建筑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

镇物的古代政治和儒家文化内涵

宝匣

宝匣埋设的屋脊部位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是我国儒家思想,反映人、自然、社会等相互关系。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提出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认为人生于天,个人及社会行为均与天同构,天的阴阳、四时等规律既对人间秩序起决定作用,同时也通过灾异祥瑞谴告帝王统治是否合理。

屋脊是建筑的最高位置,对古人而言,这也是最能与天接近的位置。按照我国上古神话,自从绝地天通以后,地上的人们和天界的联系便被阻断,只有那些大德之人和圣灵才可能终致与天感通,因而若欲进入天上神仙境界,不仅要广修其德,而且要有借以交通上天的天梯。

紫禁城古建筑屋脊犹如天梯的最高点,在这个位置,宝匣更有利于被上天感知,并且在上天的助力下,宝匣中的镇物能够更好地发挥驱灾辟邪的功能。而古代帝王为君权神授的代表,授意工匠将宝匣埋设于屋脊正中,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体现了对上天的敬仰和虔诚。

宝匣埋设的中位置亦具有古代政治和儒家文化内涵。中的基本含义是指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释中为:中,内也。从口、|,上下通。这里的内,显然有与外相对的意思,而内外之别是人对自我与环境关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与之相关的还有中的另一个主要含义方位在中央。

从古代政治角度来看,中代表皇权政权。战国末期吕不韦所著《吕氏春秋》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可说明中在营建都城、宫室规划方面的重要性。从方位角度讲,中反映了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思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对天空的长期观测,认为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位置永恒不移,为天帝的居所,并称为紫宫。

古代帝王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都自比为天子。既然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宫,那么他们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禁城。相应的,紫禁城的位置即为大地的中心。紫禁城内的建筑均为古代帝王服务,其营建过程多有体现中的做法,宝匣放在屋脊中的即为其中之一。

从儒家文化角度讲,中代表和谐关系。战国时期子思著《中庸》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认为中是天下的大本原,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能够达到中和,那么天地方能安处其位,万物才能生生不息。而宝匣安放于建筑正中,亦体现了对称、均衡、整齐、规矩、平稳等和谐法则,亦是人的行为与建筑格局保持和谐的思想体现。

镇物

从镇物清单来看,紫禁城古建筑宝匣内的镇物数量多为五,而紫禁城的皇帝也被称为九五至尊,可见五字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汉字五在古文字阶段被写成㐅与上下两个一的组合体,且一使㐅封闭,并组成数字二。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一四对五的解释为: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㐅,古文五省。这段话的意思表明,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组成五行;而五字依据二为字根,二表示天地两极,乂则代表阴气和阳气交错,因而五表示阴阳两气在天地间交错。古人在五行基础上,又衍生出与五相关的天文、地理、社会等相关概念,如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常(仁、义、礼、智、信)等。

养心殿屋脊镇物

由上可知,镇物数量多采用五字,其根本内涵在于,五并不在于单纯计算用的数概念,而在于由数概念所隐喻传达的宇宙观方面的内涵。另从镇物的内容来看,每种镇物有着特定的含义。谷是穀的简体字,而穀在古代是粮食和庄稼的总称。由此可知,五谷寓意年成好、粮食丰收。古人认为,金是白青赤黑黄五色金属的总称,久埋在地下,不产生朽败的外层,千锤百炼,不损耗变轻,顺从人意,变更成器。由此可知,五金寓意用于军事、生产和生活的冶金制造业发达。

五色线自古以来就是辟邪祛病的镇物,如《初学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如《晋书》载乃以五色丝作绳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灰若出水还成绳者,病不可愈。五色石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曾经是女娲补天的材料,而考古发掘的玉石,研究表明它们大都是古人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的,因而五色石对古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镇物价值。铜钱是我国古代流通的货币,同时也是古代压胜(古代用符咒来制伏对手的一种巫术)的必备物品,常用于建筑营造、岁时节令、宗教信仰等活动时供奉、馈赠、佩戴、纪念、赏玩、占卜等,寄托着古人渴望消灾、辟邪或崇尚吉祥、富贵、多财、功名、和美的愿望或意念。

五色线为红、黄、蓝、白、黑色丝线各一缕。

紫禁城古建筑宝匣内铜钱多印有天下太平字样,寓意古代帝王对驱邪避灾、国泰民安的祈盼。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药材,此处寓意祛病延年。镇物中的佛经文本被古人认为有灵性善恶报应等神性特征,如唐临所著《冥报记·卷中》载有唐武德年间某日,一大船在河中遭风倾覆,60余人被淹死,唯有苏姓一女子头顶佛经免遭遇难的故事。由此可知,镇物中的佛经是镇妖驱鬼的保护符。

祭祀与合龙

宝匣的合龙仪式属于祭祀活动,即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祈求得到护佑。祭祀活动在古代极受重视,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就载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把祭祀和战争当作国家大事对待。在清代,祭祀活动可分为大祀、中祀和群祀,其中圜丘、方泽、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天神、地祇、太岁、朝日、夕月、历代帝王、先师、先农为中祀;先医等庙,贤良、昭忠等祠为群祀。易知,紫禁城古建筑合龙仪式可属于中祀等级。

一般而言,祭祀用具包括祭品、祭器、祭服,而宝匣、镇物均包含上述内容。从祭品内容来看,我国古代祭祀用品种类繁多,肉类、粮食、玉、丝绸等物品均能作为祭品。如《辽史》卷三四《兵卫志》载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钦定大清会典》卷一五二载乾隆年间坛庙祭祀用黍二石九斗二升八合,稷四石二斗四升,稻十石四斗七升,《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八〇则载每岁额用郊祀制帛,青色十有二端,黄色一端,青色告祀祝帛二端等。

上述粮食、玉、丝绸的保存时间相对于肉类要长,因而在古建筑合龙仪式的祭祀活动中,与五金、铜钱等其他镇物一起被封于宝匣中,既为镇物,又是长期的祭品。从祭器角度来看,其为盛放各种祭品的器物的总称。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中,祭器材料有陶、铜、木、瓷、玉等,形式有爵(酒器)、簋(盛放粮食的圆形容器)、豆(盛放食物的容器,像高脚盘)、俎(四脚方形盘)、尊(酒器)等。而宝匣亦可认为是一种祭器。由于宝匣要长期埋设于正脊内,基于长久保护角度考虑,宝匣内的祭品被封装保存是极其必要的。从祭服角度来看,祭服属于礼服。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在祭祀时期穿礼服,以表庄重之意,如《周礼·春官·司服》载有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在清代,随着祭祀等级、规模、时节和场合等情况的不同,皇帝会穿戴不同的服饰来行祭祀之礼,以体现虔诚之心。由此可知,紫禁城古建筑合龙时匠作首领须披红簪花、官员须穿朝服等为祭祀时礼节所需,以相应于隆重、庄严及对天神敬畏的场合。此外,从参与祭祀人物来看,未婚男工人进行具体的合龙操作,这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古人把未成婚的男女称为童男童女。童男童女一般年龄小,思想处于启蒙阶段,易于接受天神教化。我国在古代就有童男童女参与神祀活动的记载。如汉代司马迁撰《史记》之《秦始皇本纪》载有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麦积山石窟的第123窟有西魏时期童男童女塑像,有分析认为这是利于佛祖诱开童蒙做法,以利于教化开悟众生。现代社会的一些民俗祭祀活动,如广西贺州黄洞村还盘王愿仪式,童男童女是主要的参与对象。

紫禁城古建筑合龙仪式中,仅用童男进行合龙,不仅包括上述的便于天神教化的思想,还包含着古代的阴阳理念。古人认为万事万物如天和地、山和水、男和女、雄和雌、上和下、东和西、白与黑、神和鬼等都存在阴和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为此含义。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合龙,实际是人们希望通过神灵来驱赶鬼魅。

太和殿宝匣合龙照片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论衡·论死篇》认为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即鬼属于阴气,需要用阳气来镇。从与天神呼应的人间代表角度而言,男性为阳,而童男可谓朝阳,不仅更适合于作为驱鬼辟邪的人间代表,而且其身份更有利于受到天神的赏识或认可。

不仅如此,我国传统祭祀文化中,多用代表阳气的雄性动物作为祭品,如《搜神记》第68则《严卿》部分,举行祭祀仪式需要用雄狗;又如现代社会中昆明谷律、团结两乡的彝族工匠建房,在破土动工之时就用一只初鸣的雄鸡给木匠行奠基礼。综上可知,未婚男工人行合龙仪式,其主要原因是利于天神教化,利于用阳气来驱赶邪魔。

本文节选自《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思想研究》,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丨周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王青

校对丨王心

来源:新京报

本文由同城头条作者上传并发布,同城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同城头条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 0

第一次接受赞赏,亲,看着给啊

赞赏
0人赞赏
1
3
5
10
其他金额
金额(元)
赏TA
申请头条作者号

便民信息

更多

推荐阅读

热门评论
随便说点什么
发表评论